欢迎进入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ENGLSIH

    高端数字智能化成套纺织主机  纺织机械专件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同和又添殊荣,崔桂生详解“三品”战略新思路

同和又添殊荣,崔桂生详解“三品”战略新思路

 2016-09-09 王继征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授权转载

 

9月8日,第十八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年度盛典隆重举办,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获得“2016江苏纺织服装优秀企业大奖”。

 

同和公司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实施纺织机械智能化战略,已获50多项专利授权,拥有10多个省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产品。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同和公司有着成功的经验。在9月8日举办的2016江苏纺织服装“三品”战略高层论坛上,同和公司董事长崔桂生详细介绍了企业践行“三品”战略的新思路


“增品种”奠定发展基石

    

崔桂生表示,品种是“三品”战略的基石。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国内整个纺机产业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进一步导致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不高,用户的粘度不够,企业之间互打价格战,最终不利于企业的运营,也不利于品牌的创建。

    

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应变之策、生存之路、发展之道,是应对形势变化、化解发展压力、增强企业活力的必须要求。在产品的开发上主要把握纺织企业需求的新趋势,挖掘新热点和盲点,加强产品的创新设计、产业链的协同。同和公司一直秉承“发现市场、创造市场、引领市场”的准则,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行产品开发战略:2001年,同和公司向国内外推出高精度无害机械波罗拉;2002年,开发研制成功“超级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2003年,同和公司推出新一代超级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并在中国纺织报连载《同和罗拉挑战洋货》,承诺若达不到世界知名品牌罗拉的质量水平,同和公司负责包换、包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至今,同和罗拉已形成销售5000万节,年产500余万节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高达70%,产量、质量、品种雄踞世界第一。

 

 

2004年,公司开发研制成功高性能螺旋弹簧加压细纱摇架和粗纱摇架、杠杆式气动加压摇架。形成了年产300万套摇架的生产能力。

    

2006年,公司集聚纺装置全面投产,在2000年授权4项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四罗拉负压式一代、二代、新二代集聚纺系列产品,产品已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分别出口到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印尼等国家,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和青睐。

   

2008年开始,同和公司着手组织研制、开发棉纺系列粗纱机、棉纺系列细纱机、毛纺系列细纱机、棉纺自动落纱细纱机改造,棉、毛集聚纺细纱机改造。

    

2013年,同和开发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TH598新型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同和细纱机在原理、结构、功能上的变革创新,一举摆脱了国内同质化的竞争。

    

2015年,同和成功研发了TH598新型网孔罗拉集聚纺细纱机、TH2015外置式自动落纱粗纱机,具有世界高端的粗细联系统,是国内生产粗细联成套装备的唯一厂家,为纺织企业建设粗细联成套高端装备,实现高速、智能、集成、数字化工厂作出了贡献。

    

同和公司开通新产品开发绿色通道。新产品开发工作,压倒一切,公司各部门紧紧围绕新产品开发,集中优势资源,优先解决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紧缺问题,优先完成新产品开发、零部件采购,优先完成新产品开发、零部件自制,严格控制新产品开发、零部件质量。

    

“提品质”支撑百年道路

    

崔桂生认为,品质是“三品”战略的支柱。同和公司重点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走以质取胜、质量强国的发展道路。

    

品质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唯有品质才能实现百年同和,唯有品质才能提升生活质量。同和视产品品质为天道,在生产质量管理中注重细节,做到每日“十二定,十二清”:十二定:一定时间、二定人员、三定工序、四定设备、五定量具、六定定额、七定单价、八定班次、九定专检、十定领导、十一定卫生区域、十二定定置管理。十二清:一清设备要擦清、二清量具要擦清、三清卫生区域要扫清、四清图纸要收清、五清工票要记清、六清合格品要流清、七清返修品要返清、八清废品要交清、九清料区要标清、十清交班要交清、十一清设备故障要排清、十二清产品要分清。

    

在同和人眼里,要象做瑞士金表一样制造产品,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制造精雕细刻。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要精心打磨,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十七年来,同和员工从十几名发展到500多人。80%的员工在同和工作了10年以上。有的员工做了十几年的车工、磨工,不轻易调整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用放大镜观察产品、观察工艺。员工高度稳定性,确保了同和管理思路、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完善、优化、强化、升级。

    

工匠精神是同和传承的重要基因,造就了同和产品质量做到“十无”,即一无脏,二无锈,三无松,四无漏,五无磕碰,六无毛刺,七无划伤,八无振动,九无变形,十无色差;产品发货做到“六个不”,即不多发、不少发、不错发、不漏发、不坏发、不迟发;产品到货做到“三个100%”,即产品装箱合格率100%,开箱合格率100%,开机合格率100%;产品售后服务做到“三个零”,即“零投诉、零服务、零索赔”。

    

为倾力打造世界品牌,实现同和伟大愿景,同和累计投入5亿元人民币,从瑞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世界一流的高端精密数控专用加工成套设备,包括全自动全流程热处理设备,全自动全流程表面处理流水线、全自动钣金设备、全自动主机大件加工生产线、自动化总装部装生产线等各系列主机和罗拉、摇架、集聚纺专件成套加工设备。高端精密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

 

“创品牌”塑造企业灵魂

    

崔桂生认为,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利刃,是竞争致胜的关键。培育企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质量水平;二要提升品牌意识,准确定位产品;三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同和人认为,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基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做好企业创新,必须做好思想、管理、技术创新。

    

思想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只有做好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才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推进思想创新,必须加强学习。同和人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培养、自主感悟、自主管理”,努力成为“思想成熟、心态成熟、性格成熟、心理素质成熟、敢于担当”的合格员工。

    

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管理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成就百年企业。同和制定了百万字的《同和宪法》,对同和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并不断创新、改进、优化、完善、升级、强化,实现依法治理企业,凡事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形成了令行禁止的管理氛围,并要求每位员工必须做到每时、每天、每月、每年都要做好每件事。

    

鼓励失败,奖励创新。公司支持一切形式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成功是个人的,失败是公司的”,允许失败,允许反复试验。公司每年在预算中列支销售收入的5%作为新产品研发经费,设立员工创新奖励基金,每年拿出销售总额的3%,实行月月评奖、发奖,激发每位员工的创新潜能。至今公司已累计奖励400多人次,奖励发放800多万元。

    

同和公司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和 “走出去”战略,“立足本土、拓展海外市场”是同和公司一贯的战略方针。近3年来,公司在越南、孟加拉国、印尼、埃及等海外市场的业绩连续实现突破式增长,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证。2016年,公司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参加了埃及、越南、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等9个国际展会,对同和的品牌宣传、出口销售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深远意义。

    

随着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对中高端纺织装备和专件器材的科技含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纺织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未来的同和为配合常州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将实施整体搬迁,同和新基地总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人民币,2018年竣工,并完成老厂区整体搬迁,喜迎同和20周年庆典。同和新基地的开工,打造世界一流纺机生产基地,铸就同和智能制造千秋大业。新基地将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厂房、世界一流的加工设备、装配生产线,为同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6-09-09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