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ENGLSIH

    高端数字智能化成套纺织主机  纺织机械专件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中国纺织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的发展现状

纺织装备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设备基础。纺织工业的发展为纺织装备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即使近两年困难一些,我国纺织工业也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十二五”期间,行业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2014年,纺织装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2.37%。从数据上分析,纺机行业的增长也主要靠投资拉动,2010年到2014年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4117亿元增至10362亿元,增幅152%,在发展纺织业的同时,也拉动了纺织装备行业的发展,但同比“十一五”,“十二五”前四年增长速度下降了6%。

1.1 取得的主要成就

1.1.1 自主创新,研发取得可喜成果

2011年至2014年,纺织装备行业共有13项技术或装备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6项技术或装备获得二等奖。

“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摘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和“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和“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细旦锦纶6纤维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两项目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1.2 产学研相结合,产品及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纺纱装备领域,技术与产品有了很大的进步:450钳次/分的精梳设备已经批量投放市场,并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自动落纱细纱长车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要机型(占2014年细纱机销售的60%)。自动落纱粗纱机、纱库型粗细联输送系统、自动落纱细纱长车、细络联型自动喂管络筒机均已经形成小批量生产规模(宁夏如意,南通大生等)。“青岛环球”推出的具有“自动集体落纱、自动生头技术及管纱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全自动粗纱机及粗细联输送系统、“榆次经纬”推出的“可喂入三种不同颜色的粗纱,纺制特种色纱,无需染色,直接织成面料”新型智能彩色细纱机及“常州同和”推出集“电子牵伸、电子积极升降、钢带集落、一体式罗拉座、八锭罗拉、模块化组装,可配置四罗拉负压式集聚纺或卡摩纺装置”的新一代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专件制造领域,等离子抛光技术在国内金属针布制造领域首次应用,该技术使金属针布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以重庆金猫为首的国内五家钢丝圈生产企业成立了“新一代纺织设备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与清华大学国家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发“钢丝圈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钢丝圈表面处理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钢丝圈寿命明显提高,部分品种质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水平。为适应新疆机采棉的要求,金轮针布推出了一系列适合机采棉特质的针布产品和梳理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梳理质量水平,公司的梳理方案运行效率保持在85%以上。光山白鲨最新研制的“大白鲨纳米超耐磨金属针布”实验检测数据,针布齿尖的耐磨性较普通针布提高1-2倍;针齿、齿尖、齿体优化设计,精细加工,柔性分梳,提高制成率,短绒率可降低0.5-1个百分比;齿顶面积减少,齿尖锋利度高,分梳能力增强,棉结去除率可达90%以上。河南二纺机通过多年的研究,成功推出信诺20000带夹纱器的锭子,满足了集体落纱细纱机遗留尾纱及减少开车断头、减少人工清理的需求。棉精梳整体锡林和纤维素纤维用针布、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自动络筒机超塑合金槽筒、差别化纤维纺纱用牵伸胶辊等纺织装备专用基础件等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1.1.3 国产纺织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14年达到了79%。在“新常态”下,国内纺织装备市场需求不足,纺织装备行业持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不错的出口业绩。2014年我国纺织装备产品出口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促进了行业的平稳发展。2015年1-6月纺织装备进出口总额29.61亿美元,同比下降18.56%。其中进口14.01亿美元,数量同比下降19.87,金额下降35.57%。出口15.61亿美元,数量同比增加23.73%,金额增加6.74%。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纺织装备行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不少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与国际领先水平尚有差距。

1.2.1 整体水平与国外与国外产品尚有差距

投入不足,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基础研究不够重视,产品可靠性不高等。而发达国家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技术及装备水平的持续提升使我国纺织装备制造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1.2.2 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纺织装备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仍然制约着行业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已进行了洗盘,如细纱机、并条机、钢丝圈厂家等。

1.2.3 企业运营成本高

纺织装备行业企业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能源成本节节攀升,对于没有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成本的上升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2.行业的面临挑战

2.1 制造成本已无优势,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

近十年来,我国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物流成本、税务成本、融资成本等再加上近几年强调的环保成本不断增加。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统计,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加了两倍(平均3000-4000元/月),加之2011年以来棉花政策的影响,国内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渐消失,这极大地削弱了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依靠廉价的人工成本[月工资分别是195美元(1283元)、170美元(1118元)、110美元(724元)]及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印度普通员工薪资150美元,(折合人民币987元)、各种纤维自供率达90%,且资源成本低,借助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正在重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高速发展时期的模式。

美国制造业也在复苏。原本高成本生产国和低成本生产国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线开始模糊。由于页岩气的开发,美国的能源成本大幅下降,电费5美分一度,天然气价格也大幅降价,还有优惠的土地资源和享受大量补贴的棉花。虽人工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完全可以被低廉的能源、棉花原料及税收优惠和补贴所抵消。据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统计,中国的制造业的成本是美国的0.96,而纺纱业的制造成本中国比美国高出30%。

2.2 人才缺,招工难,劳动力优势已丧失

未来,纺织装备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人才。纺织装备行业面临即缺乏高端研究型人才,也缺少熟练技师的窘况,人才年龄结构偏老,知识陈旧。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机制不健全,造成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另一方面是国家教育体制忽视职业教育,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使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脱离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大专院校的纺织类专业教育被边缘化,逃课情况普遍,招生难,就业难,专业课时少、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而中国纺织业大批优秀产业工人正在老去,而后继无人也是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即使现在企业把人性关怀与稳定工作队伍被放到极重要的工作位置,但90后和00后进车间的积极性仍然极低。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纺织服装加工环节转移到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不仅仅是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是为了充足的劳动力。

2.3 国际纺织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鉴于生产成本和贸易环境的原因,我国纺织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布局,已取得成果。有实力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根据联合会的调研,2014年下半年以来有加快的趋势。

棉纺方面,除已经在越南等国家投资的天虹、新大东、华孚、百隆等企业外,岱银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1.6亿美元的20万锭纺纱项目,其第一期10万纱锭今年6月即将全部投产。裕纶纺织2014年迅速决定在越南上7万纱锭项目,年底已完成初步投产。金昇实业除了在新疆进行大规模的扩锭,2014年7月其在乌兹别克斯坦总投资1亿美元的12万纱锭项目开工。双山集团已在东非坦桑尼亚购买土地准备开工建厂。华芳集团在2014年3月表示暂无走出去具体动作,明确表示一定要走出去。同样,安徽华茂也在积极考察海外投资地点。

2.4 进口棉纱的冲击

近几年纱线进口连年增长,主要是40S以下纱线,2015年1-6月纱线进口127.6万吨,同比增长12.1%。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未来几年,由于美国、日本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力推“从纱认定”乃至“从棉花认定”的原产地规则,签署TPP协议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棉纺、面料和服装产业的大量投资,我国企业也不得不继续投资。如果东盟的织布和染整水平迅速提升,我们面临的巨大风险就在于全产业链的转移。此外,日本、欧盟利用优惠国别贸易政策,给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国零关税或者低关税优惠,诱使采购商的采购订单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向这些国家转移订单,继而加速我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就纯棉纱而言,40S以下因竞争不过东南亚国家,国内将退出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内生产60S以下的纯棉纱也很难生存。因此,会给国内无力转移的中小加工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3.纺织装备未来发展趋势

201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分三个阶段用30年时间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纺织装备是为纺织工业提供装备的,顺应行业的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发展纺织智能化、自动化装备生产线是纺机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众多行业企业的选择是用自动化提高效率来化解缺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局,机器换人进行产品升级。事实上,中国已经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购买国。纺织产业链上的单个工序和整体流程(甚至包括劳动力最为密集的缝制环节),都可以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些资本密集型的投入,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的。当下我国纺机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创新已方兴未艾。 

研发数字化技术及专用智能化系统,全面提升纺织装备的连续化运转技术水平、扩展传统纺织装备的功能,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亦是“十三五”期间纺织装备行业主要技术研发方向。通过提高纺织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并研发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干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并提高纺织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传统制造与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结合为纺织装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生产领域,建立云平台,实现机器的集中控制与联网管理,监控运转状况、设置运行参数、控制制造过程,必然带动生产效率的进步提高;在品质控制环节,通过对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有助于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机械质量的改进;在销售售后领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流通环节,由此带动行业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发布时间:2016-03-0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