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ENGLSIH

    高端数字智能化成套纺织主机  纺织机械专件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女儿眼中的父亲——“印象同和”系列宣传之二

编者按:近日,中国纱线网推出揭秘同和纺机快速发展之道第一篇《老崔小传》,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第二篇让我们通过崔董女儿同和纺机副董崔婷的视角,来多方面了解同和的掌舵人崔董。

 

有硬汉气质,未雨绸缪,通过制度,团队建设来规范公司的运行。

 

主编:欢迎崔婷接受中国纱线网的采访,我先谈谈自己对崔董的印象,我感觉老崔董有激情,气场很强,有硬汉的气质。

崔婷:军人作风。大概都如此。

主编:我觉得你再从另外一方面表现一下的话,那就完美了。

崔婷:刚柔并济。一刚一柔。

主编:对,这样他也稍微有一个缓冲、休息。

崔婷确实,他也到了年龄,虽然不服老,但是有些事情抗拒不了。

主编:我们搞纺织的都有个情结,很希望国产设备什么时候能够超越世界水平,现在崔董承载行业里面大家的寄托,如果他身体好好的,按照他的战略思路,我觉得更能实现。

崔婷:是的。其实现在他各方面不是为自己做事情,更多的是想为我们行业做贡献。

主编:我们对纺机行业非常了解,我跑的公司很多了,比如经纬的史总,现在姚总,关系也蛮密切的,他们都是水平很高的人。

崔婷:对,崔董也一直提到他们。

主编:都是专业的,而且在基层呆过很长时间,管理上都是有理念的人,但是他们都坦率承认,国有企业有优势。现在看来,大部分民企都有那种创业欲望,也想传承,但是在最赚钱的时候,没有像你父亲那样未雨绸缪,考虑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这才是高明的。所以我们很敬佩崔董这样在高峰时也很冷静,会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团队建设来规范公司的运行。

 

 

女儿眼中的父亲:年轻时是枚“小鲜肉”,目标明确,行事果断,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崔婷:我父亲是当兵的,当兵的时候就在想未来应该如何规划、最终的重心要放在哪一块地方。他跟我讲过,曾把地图拿出来做了研究,他这个人适合在北方还是南方发展?后来,最终确定了留在南方。这样就找了我母亲。

主编:当时军人地位是很高的。

崔婷:对,而且当时我父亲也长得特别帅,你可能没见过我老爸十八岁那个时候。

主编:见过。

崔婷:十八岁当兵的时候确实很帅,确实,如果用现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小鲜肉一枚。我父亲各方面都挺好的,经人介绍和我母亲认识了。我出生在河南开封部队里面,后来我和我母亲回到常州。父亲想和家里人一起留在常州,即使当时部队对他有培养的安排,把他送到大学里面去进修,当时据说是开后门才能到学校里面去,而他是开着后门要出来,他不干,所有领导都不能理解。

主编:这是在哪一年?

崔婷:他当时应该是在三十岁左右。

主编:三十年前是八五年?

崔婷:差不多。然后就决定离开部队。

主编:为什么我要问八五年?因为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八五年的时候离开部队这么好的机会也不可想象。

崔婷:也许我这一代人还无法体会到当时那种心情,以及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

主编: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

崔婷:后来就进了当地机关做副检察长,但是他感觉与自己的性格不太符合。我觉得自己老爸一直在寻找一个适合他自己的环境,对于他来说,环境很重要,所以说,感觉到不合适也就当机立断,离开这个岗位,到了企业里面。

主编:毫不犹豫。

崔婷:对,毫不犹豫。当然,他还是有过挣扎和纠结的,可是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跟我这么说,所以当时具体有哪些复杂的心情,我也不太了解了。当时是做罗拉,我记得他经常跟我们讲一个老工程师,我父亲为他扇扇子。当时我还很小,但是我还有印象,当时在一个桥洞下面,很小很破的一个工厂,环境很恶劣。他三十岁时开始做厂长,后来进入合资企业,然后成立自己的企业。他这样一路经历过来确实很少有人拥有像他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公司创办的时候,我已经考到南京的一个大学,我父亲也是出于让我多学一些知识的目的,没有强迫我非要转其他专业,他还是让我自由发挥。后来经过我父亲的安排,到东华大学进修,学了两年管理。学了两年理论后,在我们公司实习,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到车间里去当工人。

 

 

主编:从最基层做起。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崔婷:磨床。

主编:那是男孩干的活?

崔婷:车床是男孩干得活儿。我老公干车床,我干磨床。

主编:干磨床的女的也不多。

崔婷:对,但在我们公司有几道工序,女的还是挺多的。

主编:要心细,要手细。

崔婷:对。干磨床的男的不多。

主编:那你磨的水平怎么样呢?

崔婷:由浅入深。我就做工人,我们工人都是有班产量的,我跟他们一样,一开始我做100根,然后到200根。然后独立完成一个班产量。

主编:你能完成这个指标?或者说不比他们差。

崔婷:对。

主编:甚至比他们好?

崔婷:对,有两道工序是这样。就是要求不是太高的。做磨床,车洗铇磨是机械加工行业的一个基本操作,所以还是需要了解,对我以后开展工作有好处。通过做工人的经历,我了解了我们企业,为什么当时做罗拉需要分那么多道工序,我也了解了我们质量把控的关键点在哪里,我们生产的组织模式是怎样的。所以说,一系列实践性的东西,就可能和我父亲平时所坚持的管理结合起来。和工人接触以后,合格了,我就再往上升了,升到我们部门里面,我比较偏向于人、财、物,我老公比较偏向技术和生产,还有就是销售,所以我就到了财务部。

主编:问一个问题,你的先生是在你工作以前还是工作以后认识的?

崔婷:他是我父亲战友的儿子,大学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武汉军校认识的。当时周围帮我介绍男朋友的人比较多,比如介绍官二代、富二代,但是我父亲都拒绝了,因为他那个时候就在往后想了,他这个企业以后该怎么往后走,总归会有自己力不从心的一天。那么干企业,尤其是机械加工行业,特别辛苦、复杂,所以他想官二代、富二代未必能吃的了这个苦。

主编:找个军二代。

崔婷:后来我们一起去东华大学进修,我进修管理,他进修机械加工。

主编:实际上已经明白将来要干什么!带着任务去学习。

崔婷:其实我父亲有这个意向,指引我们一点点往这个方向靠。虽然当时并没明确,但是现在回头看,当初的一些做法,他其实还是有目标性的,一步步安排我们去做事。基层这一块,我老公干车床,我干磨床,结束以后,他到技术部,我到财务部。在基层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得到了我们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信任和认可。

主编:我感觉还要加上喜欢。都很喜欢你。

崔婷:我父亲上班时,他做什么,我就坐在边上听,然后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行情况。我认为传承不是一个单纯的资产传承,如果要把这个事情做好的话,公司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文化。我父亲一生都在不断地总结,所以有了现在的同和文化管理手册,每年也在不断地完善。我们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有一本,时时刻刻揣在自己身上。我们有个理念,要永远好于竞争对手0.01,他一直这样来要求我,也要求我们的团队,你可能会怀疑我们同和的做法会不会是花架子?

主编:不是我怀疑,行业里面可能是个普遍的猜测。

崔婷:我总结下来,同和公司16年来,他的成功在于坚持人家坚持不了的事情,做了人家做不了的事情,所以才成功。

主编:这个分析很到位。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就是你没做到我做到了。问一句开玩笑的话,如果崔董现在说,我很累,现在就休息了,你们开始接班吧。

崔婷:他经常这么说。他一直说,大企业靠的是团队,不是靠老板,所以我认为团队可以很好地支持我。

(图4:中国纱线网主编王果刚先生与同和纺机董事长崔桂生先生、副董崔婷女士合影)

 

“很多人都崇拜我父亲,我没有理由不崇拜”。

 

主编:他情商很高。学历不高,但是知识和文化水平积累很高。

崔婷:我们以前公司比较小,从小发展到大的,企业的发展很快,我们从基层里面选拔出一些管理人员,他们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对我老爸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他需要像思想素质好的人。思想好的同时又要文化素质高,对当时的企业来说,问题很多。因为创业之初会遇到各种问题,他需要聪明人来克服这些问题。

主编: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选择是你父亲给你安排好的吗?

崔婷:没有。

主编:不是的,也就是说某种层度是你自己的选择。

崔婷:他也是这么想的。他之前讲过,我们公司决定拿出30%作为股权激励。将来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未必是我,资产可能是我的,但是做主的未必是我。他也说过有能力者当之。所以说,我这方面的心态很好。因为这个企业现在来说,不是为我们的家族做事情,是上升到为社会、为我们的行业、国家来做事。所以说,上升到一定层次了。

主编:这样的话,我理解,崔董也好,你也好,其实已经对所有和所在问题想明白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

崔婷:对。

主编:这在很多老板那里是过不了这一关的。这东西是我的,我怎么能让别人来管?空降兵和职业经理成功的案例在我们行业并不多。

崔婷:对,是的。一般比较信任家族制的一个传承吧。

主编:但是现在看起来,你们仍然有可能既是产权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

崔婷:对,我们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发布时间:2015-08-28
返回